五花八门的运营岗位

通读《运营之光 - 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这本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得知道运营是什么,现在一起去了解运营到底是什么。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先了解各类运营岗位的职责以及差异。

1、经典意义上的 4 大运营只能分支有些什么差异和联系;
2、一些特定的运营岗位及其工作职责;
3、不同类型的产品,运营人员需要关注和要做的事,有些什么不同。

经典意义上的 4 大运营模块

  1. 内容运营
    其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围绕着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搭建起来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
  2. 用户运营
    其核心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围绕着用户的新增–留存–活跃–传播以及用户之间的价值供给关系建立起来一个良性的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用户有关的数据,如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精英用户数、用户停留时间等。
  3. 活动运营
    其核心就是围绕着一个或一系列活动等策划、资源确认、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等一些列流程做好全流程的项目推进、进度管理和执行落地。
  4. 产品运营
    通过一系列各式各样的运营手段(比如活动策划、内外部资源拓展和对接、优化产品方案、内容组织等),去拉升某个产品的热定数据,如装机量、注册量、用户访问深度、用户访问频次、用户关系对数量、发帖量等。

一些特别的互联网运营岗位

  1. 新媒体运营
    新媒体账号的内容维护、粉丝关注数增长、粉丝维护、活动策划、外部合作对接(如联合活动、互推)等。
  2. APP 商店推广运营
    跟各种应用商店进行对接,完成 APP 发布、上架等的全流程,做好 APP 在应用商店的 ASO,与各应用商店的负责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哥应用商店的渠道推广资源和推广形式(如专题、付费推广位、节日活动、限免、首发)熟悉,甚至对每个渠道的用户构成、推广效率等都要做到烂熟于心,以便产品有推广投放需求时可以更好地制定推广方案。
  3. SEO/SEM 运营
    1. SEO 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研究搜索引擎(如百度、360 等)的搜索结果抓取和排序规则,制定相应搜索关键词匹配策略,结合目前全站内容对网站架构、内容展现形式甚至代码等进行优化,借此在搜索引擎搜索结果页中获得更高排名,从而获得更多流量。
    2. SEM 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分析产品和业务相关的搜索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对相对关键词进行付费广告投放,从而获得更多琉璃那个。此外,SEM 运营需要结合关键词搜索热度和投放价格等等变化持续对投放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4. 广告投放运营 / 流量运营
    分析各广告 / 流量分发平台(如网盟、hao123、广点通、微信朋友圈广告等)的数据、推广形式和 ROI 等,结合产品推广需求制定推广策略和方案,并持续调整,优化流量 / 用户获取成本。
  5. 淘宝店铺运营
    店铺的商品品类管理(如主推什么商品,重点打造哪些爆款等)、商品的上下架、商品的基础包装和图片文案设计、、推广策略的制定和执行、申请参加各类专题活动(如双十一、聚划算等)、在线客服。
  6. 编辑
    站内内容的筛选、审核和推荐(如什么内容可以上推荐位),内容的编排、修改和润色加工,重点内容的策划和生产,相关内容专题的策划和制作等。
  7. QQ 群、小组运营
    某个特定 QQ 群或线上小组的维护,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群内抛话题、组织活动、活跃气氛等。
  8. 其他运营
    一些 “歪门邪道” 式的运营,典型如:刷量、刷榜、刷评论、各种论坛灌水牛皮癣小广告、群发私信等,类似手段比较伤害用户体验和败人品,建议慎用。

不同业务类型的产品和公司,运营工作内容的差异

  1. 工具类产品
    工具类产品较为注重效率和体验,通常是产品大于运营的,因而在较长时间里,运营端最重要的关注点就是用户增长,主要手段可能包括渠道推广、BD 和部分活动等,运营跟数据打交道会比较多。
  2. 社交 / 社区类产品
    社交 / 社区内产品注重社交氛围、话题和玩法,是一种需要运营和产品并重的产品形态。
    可能需要经常跟人打交道,比如最初要找到一批符合产品调性的用户过来使用产品,后续还要持续做好重点用户的维护,甚至自己都要深入产品单中带着用户一起玩。
    在这类产品氛围的维护上,运营还需要经常制造各种话题和策划各种活动,因为需要确保话题和活动都是目标用户喜欢的,所以运营最好深度理解用户,甚至自己本身就是产品的目标用户。
    这类产品的用户增长除了常规的渠道、引流和跟数据打交道外,可能也需要经常通过制造一些事件、话题、传播等来完成拉动。
  3. 内容类产品
    要能持续做出独特、高质量的好内容,并把这些内容包装好,让用户更易于消费
    内容类产品的用户增长往往也是依托于内容和话题的,需要定期策划出很多有亮点的话题性内容,借助这些内容的传播拉来更多用户。
  4. 电商类产品
    主要分为
    1. 关于商品和品类的运营,要关注的问题包括我们选择一些什么样的商品品类来进行售卖,售卖过程中要重点去推哪几款商品,商品的定价策略如何来制定、商品的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
    2. 各种促销活动的策划和落地执行,比如各种双十一节、双十二节等。
    3. 推广和流量建设,这部分也会跟数据打交道比较多,需要熟悉各种推广渠道和推广工具。
    4. 一些用户关怀和用户维系的东西,类似传统行业的 CRM,比如针对什么样的用户我们要定期送点小礼物、来电代金券、做点针对性活动什么的。
    5. 对于商品的包装、文案的优化、还有到位的客服等。
  5. 平台类产品
    平台类产品的运营比较讲究节奏。非常注重策略和用户维系。也会非常注重品牌,所以各类活动、品牌宣传文章、事件、内容等的策划和落地等。
  6. 游戏类产品
    主要分位两大块:
    1. 推广:对接各种渠道,看各种转化率,盯各种数据。
    2. 收入:对于游戏中有更大付费可能的一群人,可能会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围绕着这群人转,通过各种策略和运营手段促进这群人的付费。

以上就是市面上大多数的运营岗位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会出现更多的运营岗位。